• 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
  • 邮箱系统
  • 报送系统
  • 无障碍浏览
辽宁省妇联
无障碍浏览

无条件接纳,让孩子获得“重要感”

信息来源: 发稿编辑:妇联管理员三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0日

  多数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学习好的孩子大多比较自信。孩子自信心的强弱与其成长环境紧密相关,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和评价,是影响孩子自信心最重要的因素。父母和孩子对成功或失败的归因方式,直接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发展,也将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健康。塑造孩子的自信心,父母有相当大的责任。

  父母的态度和评价影响孩子自信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很爱孩子,但是表现出来的方式却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是不爱我的”。究其原因,是因为父母在爱孩子的同时,对孩子提出了很多要求,并且更关注孩子是否能达到这些要求,实现父母为孩子既定的目标。

  研究表明,重要他人对孩子的态度和评价,是影响孩子自信心最重要的因素,这里的“重要他人”主要指的是孩子父母。

  积极心理学认为,父母无条件的爱、关注、支持和激励,能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给孩子挑战困难的勇气,有利于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成就感,从而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日常的话语中,“只要”“只有”“如果”等句式中,隐含了父母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并以此跟孩子讨价还价,似乎向孩子传达一种信息:孩子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就得不到父母的爱。

  父母的这种做法,非常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它会让孩子学会通过父母制定的这些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价值。比如有的孩子会认为:一旦我考试没能让爸爸妈妈满意,我就是个没用的人,爸爸妈妈从此就不喜欢我了。

  如果长期达不到父母设定的目标,就会让孩子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无能”“无用”“失败”“被父母抛弃”的孩子,因此丧失自信心,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我们倡导家长要学会将“孩子行为”和“孩子个人”区分开来看待。即无论孩子的“行为”如何,父母是否赞同,都应该一直关爱、激励、接受孩子这个“人”。让孩子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困难,都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注和支持。当然,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父母仍要纠正引导。

  帮孩子远离盲目自信

  很多家长有一个疑惑:“我经常表扬孩子,很少批评,为什么孩子还是不太自信?”

  无条件接纳孩子,不是一味地表扬、让孩子“感觉良好”。那些建立在单纯“感觉良好”的“虚假自信”,不是真实的自信,对孩子发展弊大于利。

  比如:当孩子表现欠佳时,父母不切实际的“我相信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和其他人一样好”的安慰,只能让孩子觉得父母没有真正理解他,在欺骗他,并不能缓解孩子难过、郁闷的情绪,反而会使孩子更加气馁,也降低了他的自信心。

  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应尊重、理解孩子由失败带来的负性情绪,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孩子一起接受失败的事实;待孩子情绪平复后,共同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帮助他下次“表现良好”,从而让孩子真正获得成功带来的“感觉良好”,而非追求空洞的“感觉良好”。

  孩子无谓的“感觉良好”并不是真正的良好,会造成虚假的自信,导致孩子过分乐观,不利于自身发展。过于乐观的孩子往往对现实困难估计不足,对自己的能力往往拔高估计,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造成“眼高手低”,一旦遇到真正挑战,仍然会遭受挫败,影响自信心。

  因此,父母要学会合理称赞孩子。称赞一定是有理由的,要向孩子讲明是因为孩子在哪方面表现好才获得称赞。称赞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引导和强化,父母可以借助“称赞的理由”让孩子所表现出的良好行为再次出现,从而固化成良好的习惯。比如,父母带孩子外出时,孩子主动和叔叔阿姨打招呼问好,父母就可以告诉孩子:“今天你主动和邻居打招呼,很懂礼貌,做得非常好。”

  另外,父母要学会控制称赞的程度,使之与孩子取得的成绩相匹配,不要过分夸大。

  对于孩子做出的某些良好行为,父母不仅可以用口头语言,还可以用肢体语言表达对孩子的赞赏和鼓励,比如给孩子一个拥抱,摸摸孩子的头,搂搂孩子的肩,这些方式有时候胜过言语。

  “表现良好”是“感觉良好”的根基,孩子在表现良好之后通过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建立起来的自信心才是真实的、长久的。

  培养孩子乐观的解释风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和孩子对成功或失败的归因方式,直接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发展。心理学家花费20年的时间,通过对50万名儿童和成人进行研究,发现了人群中存在悲观解释风格和乐观解释风格。自信的人面对成功和失败往往有着乐观的解释风格,而缺乏自信的人往往有着悲观的解释风格。

  如何解释一件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有两个重要方面:从纵向的时间跨度看,永久性:认为事情是永久不断地发生,还是偶然暂时地发生;从横向的影响范围看,普遍性:认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如此,还是认为这仅仅是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如果孩子习惯将不好的事情视为“有时候”“最近”等特殊情况下造成的结果,是短暂的、可以改变的,而习惯将好的事情视为“总是”,认为由于自身努力学习或讨人喜欢才使好事发生,那么,孩子的解释风格是乐观的,更容易获得自信心。反之,其解释风格是悲观的,更容易丧失自信心,需引起父母的关注。

  研究表明,人的归因倾向可以训练。通过训练一个人的解释方式,可以提高其自信心。因此,当孩子被同伴排斥时,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形成乐观的解释方式:“他们只是今天对我很凶”“他们生我的气”“我最近对他们的行为也不太好”,帮助孩子认识到现状可以改变,从而帮助孩子建立信心。

  学会怎么解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非常重要。不同年龄的孩子有不同的归因特点。例如,学龄前的孩子容易因为一件“负面”的事情而全盘否定自己;青春期的孩子比较重视同龄人的看法和对事情的解释,有乐观解释风格朋友的孩子更容易采用乐观的解释风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自信心主要来自于重要感、自我胜任感和外表感三方面。家长无条件接纳孩子,就是要让孩子获得“重要感”。家长培养孩子的自信,就是让孩子获得“自我胜任感”。让孩子学会恰当的解释风格,其实跟“重要感”和“自我胜任感”都有密切关系。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

  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