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
  • 邮箱系统
  • 报送系统
  • 无障碍浏览
辽宁省妇联
无障碍浏览

百年芳心,何以似火

信息来源: 发稿编辑:妇联管理员三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17日

  大罗庄是山东的一个普通村庄,这个村庄有一个红色场馆,叫本色红色群落老党员事迹展览馆。从2015年开始,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姜成娟已经在这里工作了7年。

  初读姜成娟的长篇报告文学《大罗庄——一个村庄与一个政党的百年长征》(山东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会以为本书是为一个村庄做传,为一个村庄的党员做传。这样的理解,当然没有错,但笔者以为,这只是这本书的基础意义。要想更好地理解这本书,或者说,更好地发掘其价值,还需更进一步。

  心灵辩诘的结晶

  从最原初的意义上说,这本书是作者心灵辩诘的结晶。略微熟悉姜成娟的人都知道,作为一位“80后”作家,她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已经安家省城,但为了追寻理想的人生,为了寻找理想的文学,她于2015年主动离开济南,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本色老党员事迹展览馆”工作,直到现在。按照我的理解,姜成娟之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源于她对当下高等教育现状的不满足,对当下都市生活现状的不满足,对当下中国文学现状的不满足。她的选择有充分的理由、充足的动力。

  尽管如此,我仍然想提醒读者不要忘记其中的艰辛。其实,对于理想的追寻者而言,这个世界上何尝有过平坦的道路。就生活与工作而言,没有桃花源。在这里,困难和问题依然以各种形式存在。再加上人们对于她的“逆行”的无法理解,一定会促使她深深思考,有时甚至会产生心灵波动:自己当初的选择到底值不值得?作者在书中几次谈到自己的选择,有的是有意为之,有的则是无意流露。说实话,在这样的文字中,我既看到了她的坚定,也看到了她的寂寞。

  不过,请不要误会,以为这本书不过是作者的心灵自传。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叙事策略,作者是用“代入法”,通过“现身说法”向当下人,特别是青年人,提出了一个以前老作家、艺术家经常思考,现在却鲜有人问津的大问题:人,应该怎样生?路,应该怎样行?前一段时间,内卷、躺平等成为网络上的热词,这些词语的流行,是社会情绪的反映,我们不能单纯地责怪年轻人不思进取、精神倦怠,而更应该追问导致这种情绪蔓延的深层原因。客观地看,当今社会,一方面竞争加剧,一方面消费激增,在这双重压力下,物欲凸显,信用卡上的数字成为衡量人生的标尺。对某些人来说,这个数字恐怕增长缓慢乃至停滞。时日一久,便躺平了。

  在这个背景下,这本书的意义得以显现——这是一本写给当代人,特别是青年人的“心经”,是探讨如何打破内卷、躺平困境的书。具体来说,无论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看,今日之中国,都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经过中国人民多年胼手胝足的艰苦奋斗,我们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这又反过来对精神和情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该如何激活、升级理想、信仰?如何建设一种更加美好、向上的生活?即我们该选择怎样的道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姜成娟以自己的观察和书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和答案。

  理想之地、信仰之地

  还是回到姜成娟那里。我们上文分析过,在扎根基层的过程中,她遭遇过种种困难和不解,有过种种波动和纠结,但最终无怨无悔,在那里扎下了根。她还告诉我们,她对大罗庄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每当看到红旗从沾着露珠的草叶间升起就热泪盈眶。那么,是什么让她如此坚定,如此深情,如此执着呢?

  细读全书,我们会发现,是大罗庄四代共产党人百年来始终如一的赤诚红心感染了她,启发了她,教育了她,让她觉得这片土地是理想之地、信仰之地,是一片芬芳、热情的土地,是一片不仅可以立足而且可以再出发的土地。那么,一个问题自然而然提了出来:大罗庄的共产党人做了什么,怎么会具有这么大的魅力,将一位“80后”作家,牢牢地吸引在这里?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姜成娟通过两个关键词结构全书:旗帜与土地。

  旗帜表征的是信仰。正是共产主义信仰,使大罗庄四代共产党员前赴后继、流血流汗,在这里奋斗、耕耘、生活,使这里成为希望的田野。通过姜成娟的书写,我们看到了信仰在这些朴实无华的党员身上焕发出的力量与光彩。大罗庄第一位共产党员宋寿田,陈堂和他妻子王相兰,宋维运……他们的事例都相当感人。

  旗帜下面是土地!土地表征的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制度,是创新。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信仰与学说的有机体,或者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有魅力,就因为它是一种科学的学说,一种探究资本主义为何实现了物质的空前解放却又极大地压抑了人,特别是劳动阶级生活、生存空间,导致人的异化的学说,一种力图解决这一矛盾的学说。借用今天的话来说,共产主义就是解决内卷、躺平问题的学说。这一学说在大罗庄主要体现在共产党人带领村民对土地的改造、利用上。

  如果将大罗庄多年的实践连贯起来看,将其放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史中看,则它给我们的启示就更加深刻。它告诉我们,从革命时期的土地改革,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互助合作,到新时期的联产承包,再到现在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集体经济发展之道,中国共产党人是在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借鉴的条件下上下求索,进行制度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共产主义。

  姜成娟从大罗庄,看到了中国;从一个村庄,看到了一个政党。

  大罗庄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百年风雨,依然对中国人民葆有永恒的忠诚,依然芳心似火。正是这一点,使姜成娟在这里重新发现了历史,并被深深地吸引。

  当然,也正是这一点体现了本书的艺术特色。一般而言,以一个村庄为书写对象的作品,往往是“内向”的,即将视角聚集在村庄内部,主要写村庄里的人与事。但这本书却相当“外向”,对大罗庄的书写不仅关涉周边地区,而且作者还设置了两条隐藏的叙事线索:一是在百年党史的视野中观察大罗庄党员的作为与村庄的发展,二是将马克思主义学说作为理解大罗庄党员的所作所为与村庄发展的“元理论”。

  事实上,这正是作者的用心所在:在大罗庄这个鲁东南村庄进行的事业,不仅不是封闭的,而且是开放的,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作者还以此方式告诉我们,共产主义这颗真理的种子要想在世界上绽放出美丽、馨香的花朵来,还需要漫长的实践与探索。而大罗庄、中国的共产党员,正一步一个脚印走在这探索之路上。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列文论研究所所长、中文系主任)

  来源: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