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
  • 邮箱系统
  • 报送系统
  • 无障碍浏览
辽宁省妇联
无障碍浏览

首页 > 公示公告

辽宁省妇联拟推荐三届省文明家庭候选家庭及复查第二届省文明家庭公示

信息来源: 发稿编辑:妇联管理员三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8日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进一步推动各地持续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形成文明和谐社会风尚,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按照省精神文明办《关于评选第三届全省文明家庭的通知》关于开展第三届全省文明家庭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省妇联在全省范围内集中组织推荐候选家庭典型并认真开展复查工作,经各市妇联推荐,省妇联严格审核、党组会审议通过,拟推荐第三届省文明家庭候选家庭5户、复查第二届省文明家庭6户。现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公示时间:2023年9月18日—22日。

  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与省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联系,电话:024-23250122,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中兴街20号,邮编:110006。

                                                                                                            辽宁省妇女联合会

                                                                                                             2023年9月18日

  第三届省文明家庭候选家庭事迹简介(5户)

  1.李国文,原朝阳市朝阳县戏剧创作室主任。李国文家庭是一个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曲艺之家。任朝阳县戏剧创作室主任,其间,李国文曾获中国曲艺艺术最高奖项牡丹奖。在他的艺术熏陶下,一家六口、祖孙三代通过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讴歌民族英雄和伟大祖国,用爱党爱国爱家乡的一腔热血,宣传文明新理念、新风尚,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作为国家一级编剧,李国文集专业戏剧、曲艺快板书为一身,几十年来深耕文艺领域,将专注文艺创作视为一生的价值追求。他热爱家乡,扎根朝阳热土,出版的曲艺快板集《热土颂》,深受家乡人民喜爱。他坚持“弘扬主旋律,高唱正气歌”创作理念,创作编排的长篇快板书《神虎将星赵尚志》是全国第一部用长篇快板书形式讴歌抗联英雄的文艺作品,荣获中国曲艺 “牡丹奖”。创作的戏剧作品小评剧《大棚会》、大型现代评剧《赵尚志在一九三三》等先后获政府最高奖、文化部群星奖金奖和辽宁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在李国文影响和带动下,儿子李铁丹自幼喜爱曲艺,也继承了父亲的艺术天赋,成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优秀的青年快板演员。李国文和儿子都曾经是退役军人,多年来,父子俩传承红色基因,把对党的一片深情与热爱高度融汇于作品中,他们共同创作的30集系列快板书《东北抗联英雄谱》曾在辽宁电视台连续播放。孙女李沁陶、孙子李政威更是爷爷的忠实“粉丝”,小小年纪也是深度“文艺爱好者”。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而创作的群口快板《祖孙三代唱党歌》,一家三代同台参加省级汇演,获省政府“群星奖”。随后他们带着创作的群口快板《祖孙三代颂朝阳》、《祖孙三代话辽宁》、《祖孙三代反诈骗》等系列节目深入到工厂、农村、校园、机关单位巡回演出,讴歌伟大的祖国和美丽的家乡,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李国文家庭“祖孙三代”以赓续红色血脉为己任,在弘扬主旋律、讴歌新时代的征程中,彰显着浓浓的奋进家国情。家庭曾获2020年朝阳市“最美家庭”荣誉。

  2.臧兰兰,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城铁开发部车体室主任。作为一名优秀的城铁研发设计专家,她承担着公司城铁车辆研发设计、集团产品技术突破、国家轨道行业技术创新的重任。20多年,她始终秉持自主创新理念,带领着团队在专业技术方面不断突破创新,自主开发多项关键技术,攻坚“卡脖子”工程,先后完成了国内新一代中低速磁浮列车、国内最高全自动无人驾驶车辆等一列列城轨产品的交付使用,为我国城铁版块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臧兰兰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称号。成绩取得的背后是家庭的全力支持和托举,丈夫潘殿省曾是一名军人,是某部队高级工程师、技术骨干,承担着国防技术突破的重要工作任务,并多次立功受奖。退役后,他支持鼓励妻子去开拓研发梦想,并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全力做好家庭的后勤保障,让妻子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轨道交通发展建设中。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女儿潘奕乐观独立,以父母为榜样,从小立志报效祖国,并以优异成绩考入东北大学深造。潜心钻研科技、携手报效祖国是臧兰兰家庭的鲜明特色。他们互敬互爱、比翼齐飞,以职责守护使命,引领着新时代家庭担当奉献新风尚。家庭曾获全国五好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省最美家庭荣誉。

  3.温笑冰,鞍山市消防救援支队后勤装备处二级督导员。她热爱消防工作,无怨无悔地追求着自己选择的职业和医护救援保障事业,丈夫王德阳也是基层一线消防指战员,他们把事业和家庭完美地结合,生活中相濡以沫,工作上并肩战斗,他们的家庭组合就是消防救援“火焰蓝”的生动写照。对于温笑冰来说,既是一名消防指战员又是消防员的妻子,丈夫因基层工作需要也经常不在身边,夫妻俩聚少离多,温笑冰以柔弱的双肩扛起家庭的全部重担却无怨无悔。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温笑冰赴沈阳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封闭式管理三个多月不能回家,年幼的孩子只能由年迈的父母照顾。丈夫是消防救援支队台安大队大队长,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下,常年执勤坚守在基层灭火、防火的消防救援一线,20年来,累计参加灭火战斗救援3000余次,营救遇险群众86人次,成功处置抢险救援事故近千余次,多次荣立省消防救援总队执勤岗位练兵优秀指挥员、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夫妻俩坚守奋战在消防基层第一线,他们舍弃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守护着一方平安,为“火焰蓝”增添着一抹艳丽。家庭曾获全国最美家庭、省最美家庭荣誉。

  4.栾炜镝,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机修钳工。栾炜镝家庭是一个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技术之家”。他和妻子王芳都是航空工业沈飞员工,参加工作20多年来,他们始终勤勤恳恳、业精于勤,为祖国航空装备事业默默付出,在各自岗位默默奉献。夫妻俩志同道合,既是伴侣又是同行,共同的爱好与志向使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默契无间,恩爱和谐。秉持“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精神,他们在工作中相互切磋,比翼齐飞。栾炜镝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更热爱钟情的航空事业,以高度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工作中潜心钻研,敢于创新,先后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先后在沈飞公司技能大赛中获机修钳工标兵、生产保障系统技术与管理创新立项成果二等奖等奖项,如今的栾炜镝已成长为三级技能专家。妻子王芳是一名设计员,刻苦钻研,曾多次获得沈阳模具设计师技能竞赛二、三等奖,被评为“沈阳市优秀选手”。在父母的影响和带动下,9岁的儿子栾嘉瑞读于航空实验小学,不仅勤奋好学,还对学习航空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幼小的心灵就深植了“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信念。他们极参加志愿活动,每逢节假日经常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沈飞航空博览园·罗阳纪念馆”当志愿者,义务为参观者讲解。几年来,栾嘉瑞为前去参观的游客义务讲解超过百场,他的行动带动了身边的小伙伴们,让更多人了解航空知识、让更多人感受罗阳同志和王伟同志的报国精神。栾嘉瑞还先后两次获得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沈飞航空博览园·罗阳纪念馆授予的“优秀小小讲解员”称号。栾炜镝家庭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无比热爱,以无私奉献彰显了“航天人”无愧于时代的家国情怀。家庭曾获2023年度省最美家庭、沈阳市最美家庭荣誉。

  5.曹国旭,锦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计划科科长。曹国旭家庭是一个敬业奉献、勤学奋进之家。作为一名拥有16年军旅生涯的军人,曹国旭转业到锦州市住建局工作后,继续发挥着军人特别能吃苦、能战斗奉献精神,刻苦钻研城市建设业务,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妻子王敬是一名人民警察,曾经是军嫂的她最理解丈夫甘于奉献的深刻内涵,总是想尽办法全力支持丈夫工作。曹国旭先后参与辽沈战役纪念馆园区、东湖大桥等几乎所有重点城建项目改造工作,一心扑在工作上,吃住在工作岗位上,每次遇到危险事故都是亲自进场组织抢险施工,受到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收到各类感谢信及锦旗10余件次。妻子王敬在公安服务窗口工作20多年,每天服务群众咨询电话几百个,耐心又细致地解答做到零差错、零投诉,以贴心的服务深受辖区群众喜爱,曾获省文明优质诚信服务标兵、市三八红旗手、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荣誉。在父母爱岗敬业奉献的榜样力量感染下,儿子曹思源从小就勤学上进、拥有远大志向,他说要像爸爸妈妈一样,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2020年以优异学习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他们履职尽责担使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无私奉献的小家大爱情怀。家庭曾获2023年锦州市“最美家庭”荣誉。

  第二届全省文明家庭复查家庭简介(11户)

  1.邹小东,武警某部机动第一支队副参谋长,妻子庞琳是一名人民教师。这是一个将小家与国家、爱家与爱国统一起来的军人家庭。夫妻俩曾是大学同学,历经10年爱情长跑、4次因部队任务冲击推迟婚期,结婚14年来,他们彼此理解,相互包容,相濡以沫,恩爱和睦,幸福的小家和谐美满。作为一名军人,邹小东积极献身国防事业、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入伍19年,从执勤安保到维稳助训,先后参与完成国庆阅兵、世博安保、海关监管缉私等重大任务,因工作实绩突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被国家海关总署和武警部队联合表彰为“海关执勤先进个人”。军功章的一半也有军嫂庞琳的无私奉献功劳,丈夫常年在部队,她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撑起全部家庭重担,既要做好教学工作,又要辅导孩子、照顾年迈患病的双方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庞琳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付出了更多的心血。正是因为妻子的全力支持让邹小东在部队的工作和训练后顾无忧,多次屡立战功,妻子庞琳教学成绩同样优异,所撰写的《论初等教育钢琴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拓展》论文被科技信息刊发,先后获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青年教师专业职业技能比赛二等奖等诸多荣誉。 2019年,她的事迹被“共筑钢铁长城、寻找最美军嫂”活动组委会评为全国“最美军嫂”。在夫妻俩的言传身教下,儿子邹梓豪聪明懂事,乐于助人,学习成绩优异,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省市演讲、朗诵比赛中多次获奖。邹小东家庭是心系国防、无私奉献的军人家庭缩影,他们以无私奉献、比翼齐飞的赤诚丹心谱写了一曲家与国的华美乐章。家庭曾获全国五好、全国最美家庭、省最美家庭、2020年第二届辽宁省文明家庭荣誉。

  2.李忠怡,丹东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退休干部,现任退役军人事务局关工委副主任。军人出身的他无论是在部队还是地方,时刻不忘军人本色,积极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退休后,李忠怡先后担任丹东市14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并出资3万多元设立了校外辅导员奖励基金,资助贫困学子和农民工子女圆求学梦。李忠怡还创建了“孝顺、自立、成才”三争好少年、助学圆梦、《每日一语》等六大工作品牌,上级有关部门先后六次召开现场会,推广他的经验和做法。他和妻子王淑华常念党情、感党恩,不忘发挥余热回报社会。夫妻俩生活非常节俭,却时刻关爱着社会特殊群体,30多年来,他们共计捐资80多万元,先后供养31个困难孩子上学读书,为34位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退休10多年来,李忠怡虽身患心脏病和糖尿病,但仍然坚持开展志愿服务,先后深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多地作报告、讲党课,累计达2189场次,听众近65万人。由他参与设计、编排、主讲的情景互动式党课被丹东市委组织部作为精品党课并在丹东地区推广。李忠怡家庭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里,看似平凡的一家人却持续做着不平凡的事情,他们以爱心回馈社会,以小家的大义传递了忠诚和奉献的家庭正能量。家庭曾获全国五好、全国最美家庭、省最美家庭、2020年第二届辽宁省文明家庭荣誉。

  3.田淑霞,阜新市太平区红树街道黄家园社区 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作为社区党委书记,田淑霞在基层社区工作了18年,怀着对社区群众的深厚感情,坚持从我做起,努力为社区办好事、办实事。她组织成立社区孤寡老人服务队,积极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活中的实质性问题。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她就像社区群众的“大家长”一样,把社区居民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遇有急难愁盼问题,居民们第一时间就想到田书记,她都会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辖区居民群众的一致认可。丈夫李青波是田淑霞踏实工作的坚实后勤保障,无论是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是防汛期间,田淑霞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顾大家,奔赴抗疫和防汛一线,丈夫李青波都会与妻子并肩战斗。在今年阜新市强降雨期间,田淑霞夫妇平均每天走两万步,他们挨家挨户排查辖区房屋有无漏雨情况,摸清在住人员信息,争分夺秒做好人员转移的准备工作,使黄家园社区无一间房屋受损,无一人员受伤,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又有力量,为社区居民筑起了防汛的“铜墙铁壁”。因工作成绩突出,田淑霞曾荣获2022年辽宁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全家人用平凡生活的点滴,无私奉献社区万家灯火,诠释了爱国爱家、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家庭曾获2020年第二届辽宁省文明家庭、阜新市最美抗疫家庭荣誉。

  4.潘若娥,辽阳市灯塔市沈旦堡镇中学教师。潘若娥和丈夫段巨年都是辽阳市灯塔市沈旦堡镇中学教师。从教30多年来,潘若娥用爱心和执着坚守,一直默默无闻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夫妻俩更是孝老敬亲的楷模,80多岁的婆婆患脑血栓瘫痪在床6年,他们精心护理、细心照顾,每周都能去看望三、四次,从未有过间断。潘若娥抱婆婆上厕所、为公公洗尿湿的棉衣,洗衣做饭,忙里忙外,老人逢人便夸奖自己有个好儿子,更有个好儿媳。2022年,潘若娥的弟弟身患血液病卧床不起,她和丈夫商量并拿出仅有的30万积蓄为弟弟治病并日夜在床前照顾。潘若娥的家庭更是一个有着39口人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在夫妻俩的带动下,弟妹、妯娌之间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和睦相处。每逢佳节,一大家子人都要团聚在一起,举行家庭聚餐、家庭音乐会、读书分享会等,家庭氛围其乐融融。多年来,他们一家人秉承孝敬父母、真诚待人的好家风,善待亲人、热心助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家人和邻里做出了榜样,为社会和谐贡献着小家庭的一份力量。家庭曾获2020年第二届辽宁省文明家庭、2019年辽阳市“最美家庭”荣誉。

  5.杨英丽,本溪桓仁东方红水电站有限公司安全技术部

  部长兼镁粉车间主任。杨英丽是奋战在桓仁东方红水电站科研一线的女科技工作者,工作19年来,她一直秉持刻苦钻研、开拓创新理念,带领团队开发新产品,研发新设备,其发明专利《一种防火电缆用氧化镁粉的制备方法》填补了国内空白。丈夫张升是桓仁回龙电站运行值班长,夫妻俩都是单位业务骨干,生活上相互扶持,工作中互相帮助,他们拥有一个和睦和谐的幸福小家。工作之余,夫妻俩还将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把帮扶困境家庭、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回馈社会的责任,经常利用闲暇时间热心公益。几年来,他们一直帮扶困难家庭张小叶家庭,帮助张小叶家庭向郭明义爱心团队申请困难救助,得到了积极的帮扶。他们还是东关小学一名留守儿童的“爱心家长”,时常看望和电话关心,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儿子张程纶养成了喜爱读书、自立自强、明礼诚信的好习惯。在杨英丽的带领下,儿子也参加了桓仁第一义工支队的活动,一家人成为多年的义工志愿者,从中体会到奉献的快乐。杨英丽带领全家总动员,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清扫垃圾,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处处都有全家的身影,他们要将爱心不断传递,让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不断发扬传承。家庭曾获2020年第二届辽宁省文明家庭、2019年“本溪市最美家庭标兵户”荣誉。

  6.田勇,辽宁日报文化体育新闻编辑部记者。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田勇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奋战在时代前沿,苦练专业技能,撰写稿件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和辽宁新闻奖。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田勇主动请缨,随辽宁援鄂医疗队奔赴湖北襄阳抗疫前线采访报道,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多次深入医院和病毒检测实验室,将湖北抗疫前线的最新消息报道出来。期间,父亲因病去世,妻子刘威威主动承担料理公公后事及照顾两位年迈母亲的重担,母亲邢书艳深明大义,以大局为重,鼓励田勇化悲痛为力量,支持儿子在前方更加努力工作。他克服工作环境艰险和父亲去世带来的巨大悲痛,在湖北期间共拍摄图片6000余张,录制视频1000余条,在纸质媒体和新媒体发稿200余篇,充分展现了辽宁医务工作者在湖北抗疫前线不惧困难、舍身忘我的奉献精神。三年来,田勇始终坚持深入基层、持续挖掘全省各地文化战线领域新闻。2021年,由其参与制作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型全景新闻互动平台》作品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生活中,他和妻子相敬如宾,对老人嘘寒温暖、悉心照顾,让老人尽享幸福晚年。夫妻俩还主动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积极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和垃圾分类常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家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家庭曾获2020年第二届辽宁省文明家庭、省抗疫最美家庭荣誉。

  7.隋桂梅,离休前曾任大连市金州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2023年8月因病去世,享年96岁。同为从医的丈夫因工作操劳,不到五十岁离世,隋桂梅老人四世同堂,三代从医,一家十口有9人从医。隋桂梅一生酷爱医疗卫生事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工作中为数以万计的妇女解除病痛,挽救了无数产妇的生命,是金州计划生育技术工作的实施者和培训者,行医70载无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离休后继续在卫生系统发挥余热27年,为患者解除病痛。隋桂梅给子女最大的财富就是家里保存的众多医书和她对医学事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多年来,她对医学精益求精、对病患认真负责的品格奠定了优良“家风”。在她的影响和传承下,隋桂梅培养的五个子女均学医、从医,其中2人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1人毕业于中山医学院、2人毕业于大连大学,他们在医疗临床和医疗管理中工作出色,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工作,始终践行着“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医生的责任重于泰山”的神圣誓言。其中长子因在急诊工作中劳累过度,在岗位上突发脑出血病逝。5个孙辈4人学医、从医,1人中国医科大学博士、1人本科毕业,1人毕业于锦州医学院,1人毕业于日本牙科大学,1人美国加州大学博士毕业。他们均秉承隋桂梅老人的家风家训,在医疗战线上勤恳努力工作。疫情期间,她的儿女们虽然退休,但仍然发挥余热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孙辈更是积极投身抗疫,诠释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隋桂梅将一生经历写成了《传记》激励和教育后人,如今,这个大家庭成员接过老人的衣钵,仍然传承着救死扶伤的良好家风,用行动践行着白衣天使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8.王少贵,抚顺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少贵在大学时读的是历史专业,深知“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的古训。妻子学的是会计专业,深知公家的钱一丝一毫也不能贪占的财务准则,二人相互提醒,相互鼓励,共同树立文明廉洁好家风。王少贵坚持原则,干净办事,时时处处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及时提醒和督促家人做到洁身自好。他始终谨言慎行,从未因为工作岗位特殊而为办私事托关系行方便,无论在哪个岗位,王少贵家庭讲廉洁、重品格,绝不取份外物,不收义外财,不接受有碍执行公务的礼物、礼金和宴请,全家就这些早已达成共识,绝不违约。受家庭熏陶,妻子作为企业的财务负责人,时刻自警自省,严格按规章制度做好财务帐、把牢钱袋子,成为单位领导和同志们最为信任的“财务总管”。夫妻俩始终慎言慎行,做好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不贪不义之财,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家庭财富。受父母影响,女儿从小就知道“腐败可耻、廉洁光荣”,她勤奋好学上进,多次被评为抚顺市雷锋式好少年。全家热爱学习,三口之家业余时间大多用来读书学习,生活简朴,家庭学习氛围浓厚。王少贵家庭通过读书,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戒非分之想,自觉做到自重、自警、自励,营造出一个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家庭氛围,树立了廉洁家庭的良好形象。

  9.王守印退休前曾任营口市委党校教授,退休后,他和老伴夫唱妇随,如今已84岁高龄的他,仍然23年如一日关注着社会公益事业,两颗老当益壮的心,一心扑在公益大讲堂上,用自己的才学为社会发挥着余热。为了宣传普及社会正能量,他和老伴开设了家庭教育、禁毒宣传、法制宣传和环保教育课堂,每周定期与不定期开展公益授课。为了与时俱进,老两口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每天保持着学习4小时的好习惯,他们虚心向儿子学习电脑、请教外孙子学习制作幻灯片,如今,老两口已经能独立熟练操作课件、制作动画片并运用到授课中。在家庭教育课堂,他们无私传授对下一代的隔代教育方法,共同编写并公开出版了《中国家庭教育——隔代教育方法》一书,深入社区、学校广泛宣传,并在老年大学免费循环讲座,深受广大家长,特别是深受隔代家长欢迎。看到毒品破坏家庭、危害社会,特别是危害青少年现象,老两口组建了“营口市‘生命之光’禁毒宣传小分队”开展禁毒宣传,编导了许多生动感人的节目,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先后获得中央及省、市嘉奖。为了宣传新时代环保理念,老两口还成立了“营口绿色之友环保讲师团”,他们深入机关、学校、社区开展了“爱护生存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等专题环保教育课堂,受到大家的一致欢迎。王守印家庭以孜孜不倦的诲人之心,在三尺讲台奉献着光和热,引领着新时代家庭文明新风尚。

  10.叶双民,辽阳市联营公司退休干部。“关爱他人,快乐自己”一直是叶双民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多年来,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全家老少三代5口人都是环保爱心注册志愿者,除了外孙女,家庭成员都是共产党员,每个人都自觉甘当志愿者,坚持40多年致力公益,多年为残疾人、生活困难老人、无双亲和生活困难的学生及灾区人民献爱心,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帮助了多少人,仅目前一直坚持关爱和帮助的就有30多人、全家还捐款4万余元用于帮扶弱势困难群体。叶双民曾经是一名军人,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他积极为环保事业服务,几乎每天都进社区、学校、企业和乡村宣传环保理念。他组建自行车队常年骑行宣传禁烟,车上统一插着“运动健身吸烟有害”字样的旗帜,带着禁烟宣传资料,骑行1万多公里,戒烟的足迹遍布全国12个省、100多个城市,连续被评为“最美环保志愿者”“十大环保杰出人物”。他和妻子还自费印制了几万份的宣传单和各种宣传卡片,40年来,劝导戒烟上万人之多,并已帮助200多人成功戒除烟瘾。至今,叶双民还兼任着辽阳控烟协会会长、辽阳市爱卫会控制吸烟宣传队队长、辽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队队长。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全家成立了家庭党小组,并做了100件好事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他和老伴都获得了“光荣在党50年”的荣誉。2023年,他所在的街道还成立了“叶双民红色工作室”,展出各类红色传统老物件、展板等500件,数百人到工作室参观,追寻红色记忆,接受红色教育。叶双民家庭把帮助别人作为全家最幸福的事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着助人为乐的好家风,弘扬着社会正能量。

  11.黄文岩,朝阳市北票市泉巨永乡涌泉村村民。黄文岩家庭是一个用坚强和善良撑起的“五姓之家”。家庭成员很特殊,五口人五个姓,家庭成员中最多两个人有血缘关系,这个家庭历经磨难,可黄文岩硬是用柔弱的肩膀和女人的刚强撑起了这个破碎的“五姓”之家。这个特殊之家也因有了黄文岩这个“主心骨”而变得相亲相爱、和睦友善,是村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黄文岩先后经历了两次婚姻,丈夫均不幸离世,留下的是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两位公婆。2005年,黄文岩的第一任丈夫因车祸突然去世,留给她的是翻盖房屋所致的欠款、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和两位70多岁的老人。面对家庭变故,黄文岩没有倒下,一个人挑起了家庭重担,力气小就早出晚归的干农活,农闲了就找各种零工干,养家还债一个人扛起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几年后,再次组建新家庭,并生下小女儿,然而不幸再次降临,第二任丈夫因白血病医治无效离世,又一次扔下女儿和一个债台高筑的家。黄文岩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再次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农忙时,她白天在外打工挣钱,晚上披着月光打理自家的庄稼。附近的邻居都被她的坚强所打动,很多时候都伸出援手帮助她无偿收割庄稼。就这样,几年的时间,黄文岩用自己特有的坚强不但还清了欠款,还把儿子供入了大学。如今,在她的悉心照顾下,两位老人尽享天年,儿女健康成长,一家人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她用勤劳的双手描绘了五口之家平淡而幸福的生活。